葬礼与哭
葬礼与哭
小时候,大人们喜欢逗小孩儿:「爷爷(奶奶)这么疼你,以后爷爷(奶奶)死了你哭不哭?」这种话,就像「以后你爸妈要是分了你跟谁?」这类。每每被问,我都会在脑中模拟这个场景,然后在心里得出「完全哭不出来这个结论」,大概是我当时的心智还不足以去模拟。大人们是爱听「会哭」这个答案的,为讨喜的我只好扭捏说「会哭」,即使这和平时他们常对我说的「男子汉不能像个哭包」这句话相悖,几岁的我尚不理解。
小时候很爱哭,几岁时会因为急着喝一杯开水但因为太烫无法下嘴而大哭大闹。后来安分了些,会因为在空地上乱跑被石头绊倒而大哭,爷爷过来一只手牵着我一只手拿着棍子,带我走到那个石头那里:「说,哪个石头绊了你了,看我打它!」一边打一边哄,直到我流着满脸的鼻涕和眼泪笑出来说不疼了,就牵着我回去。到了幼儿园,会因为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看到睡着被回家的爸爸抱起来放到床上而哭、因为看家庭教育催泪片还有多啦A梦漫画书哭、因为听父母吵架哭、和妹妹吵架吵输了哭、被误解委屈了哭、犯错被教训了哭等等。到了初中后来就少了,大多是偷偷的哭,因为没有什么能「拿到台面上来哭」的事情,心里觉得哭是丢人的。再后来就很少哭了,阈值也变得高和奇特,只会在眼眶噙不住时偷偷眨下几滴来。
爷爷的葬礼是在我中学的时候。在学校接到通知,请了假和家人赶回,到时已是半夜,天空黑沉沉的,看不清远处。虽然参加过几次葬礼,我并不十分懂其仪式,只记得走进灵堂,我和妹妹拿着香去磕头,然后就看着做法事的师傅发丧起灵…妹妹跟着我,我走到哪她就走到哪,也不说话。守灵的人们身着丧服在灵堂围着火堆坐着,聊以前的轶事,聊各自的孩子,聊民间传说…几天后出殡时,抬龙杠的人们齐声喊着号子,一声起,人群伴随着唢呐锣鼓和鞭炮声开始向前走去,我的悲恸才涌上心头,泪珠簌簌地落下。这种场景的感染力是惊人的。
后来一次是在国外出差,种种原因不能回去,电话里得知外婆去世的消息,妈妈在电话那头哭着和我说话,我哽咽不能说话,却也没有流出泪来。又过了好些天,心里都没有什么特别的难过。一个月后梦里梦见外婆,我是一副小孩模样,在稻田里走着,隐约看见了外婆,远远在屋前的石阶上坐着,我拨开稻谷,大喊着拼命向她跑去,她看见我,笑得很开心,张开手来接我…醒来嗓子莫名地疼,枕头已经被泪水打湿。
从小到大记得的葬礼只有一两次,在对自己的描述中,我是一个「对死亡感觉很淡的人」。但我知道它的重要性,也尊重各种各样的死亡文化,比如完全不同于中国传统的加纳人的葬礼,也就是「黑人抬棺」的视频来源,从梗到其起源,了解其用意之后却被这种认真的仪式感动。在火葬推行之后,中国的传统丧葬文化已经弱化了很多,但无论如何,葬礼的隆重与否、仪式如何等等,活着的人们对于死去的人的情感不会弱化,一个人死去的社会意义,是爱他(她)的人们在往后的日子里还会想念他(她)。